医院卫生间隔断设计与安装指南
2025-07-28
浏览:59
作者:松涛卫生间隔断
一、设计规范与标准
1. 尺寸要求
隔断高度:一类、二类公共卫生间:≥1.8m(确保隐私)。三类公共卫生间:≥1.5m。
隔断门底部留空:100~150mm,兼顾通风与安全监控。
单间隔断尺寸:严禁<0.8×0.9m,确保轮椅回旋空间(无障碍设计需≥1.5m×1.5m)。
无障碍厕位: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:≥1.8m×1.4m。
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:≥2.0m×1.0m。
2. 材料选择
隔断板材:优先选用≥12mm复合抗倍特板,具备防潮、防霉、易清洁特性。
不锈钢材质适用于高湿度环境,需确保涂层均匀、牢固。
五金配件:需通过10万次开合耐久测试,采用不锈钢材质,确保牢固耐用。
门锁、拉手、合页等需安装牢固,使用灵活。
3. 无障碍设计
门扇:采用平开门,向外开启,净宽≥800mm。
门槛高度差≤15mm,以斜面过渡。
通道:
地面防滑、不积水,宽度≥1500mm。
设施:坐便器高度:450mm,两侧设水平抓杆(高度700mm),墙面设垂直抓杆(高度1400mm)。
紧急呼叫按钮:距地面400~500mm,便于轮椅使用者操作。
挂衣钩:高度1200mm,方便悬挂衣物。
4. 防火与消毒
防火等级:
隔断材料需符合B1级防火性能,缝隙处采用防火材料封堵。
消毒要求:高频接触表面(门把手、台面):每日用含氯消毒剂(500mg/L)擦拭。
终末消毒:患者出院/转科后,用2000mg/L含氯消毒剂彻底处理。
空气消毒:自然通风每日≥2次,每次≥30分钟;紫外线灯照射每日1-2次,每次30-60分钟(无人环境)。
二、安装步骤与注意事项
1. 施工准备
材料验收:检查隔断板材、五金配件的规格、型号、质量证明文件。
确认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及卫生、耐用标准。
作业条件:卫生间地面、墙面材料安装完毕。
提供施工电源,确保工具正常使用。
2. 安装流程
现场放线:
确定固定片、脚座位置,确保水平、垂直。
固定片与脚座安装:用电钻钻孔,预埋塑胶塞套,固定片用膨胀螺丝固定于墙面。
脚座调整水平,确保隔断稳固。
侧板与端板安装:立靠固定片及调整脚座,调高至离地145mm,用螺丝固定。
端板底部与中侧板底部相平,内侧用固定片与侧板连接固定。
横杠与门安装:横杠依实际长度裁切,两端与端板相连。
门扇采用不锈钢升降合页固定,确保开关灵活。
五金配件安装:
门锁、拉手、挂衣钩等安装牢固,使用灵活。
3. 密封与防水
密封处理:
侧板与墙面、侧板与端板之间用密封胶密封,确保无渗漏。
地面排水:
排水坡度≥2%,地漏偏离门轴侧,防止积水。
4. 验收标准
外观检查:
隔断表面平整、无裂缝、色差,图案清晰。
尺寸偏差:
高度误差≤±5mm,宽度误差≤±3mm,相邻隔断缝隙宽度偏差≤±1mm。
功能性检查:门扇开关灵活,关闭后严密无缝隙。
五金配件安装齐全、牢固。
防水测试:
蓄水高度不低于50mm,蓄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,无渗漏现象。
三、特殊需求与解决方案
1. 高湿度环境
材料选择:
选用不锈钢或抗倍特板材质,确保防潮、防霉。
五金配件:
采用不锈钢材质,防止锈蚀。
2. 高频使用
五金配件:
需通过10万次开合耐久测试,确保长期使用。
隔断板材:
具备一定的耐久性,抵抗日常磨损。
3. 消毒防疫
日常消毒:
高频接触表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,确保卫生安全。
终末消毒:
用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彻底杀灭病原体。
医院卫生间隔断的设计与安装需综合考虑尺寸规范、材料选择、无障碍设计、防火消毒等多方面因素。通过遵循上述指南,可确保隔断系统既符合医疗标准,又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,为医院提供一个安全、卫生、舒适的如厕环境。
相关标签:苏州卫生间隔断、金属蜂窝板